2016/10/31

【關東誌】百名城#15足利氏館跡





走訪日期:2016/6/1

結束日本一周後,
筆者在東京生活了一陣子,
這段時間也常常在關東旅遊,
接下來會有一系列介紹關東歷史景點的文章。

首先先和大家介紹什麼是「百名城」,
這是財團法人日本城郭協會於2007年為記念成立40周年的一項工作,
從2005年起展開日本國內名城的選拔,
並交由歷史學家與建築學家於2006年2月13日發表,
名單中不乏大家熟悉的大阪城、姬路城等,
但也有比較默默無名的城跡,
不過既然入選,
大多是有一定的歷史意義或建築價值。


今天要介紹的,
是位於群馬、栃木縣境的足利氏館跡(足利市),
同一天還去了附近的新田金山城(太田市),
會在以後的文章做介紹。


群馬縣(上野)位在關東平原的西北方、背靠群山,
向北向西可以進入新潟縣(越後)和長野縣(信濃),
自古以來就是關東平原重要的入口之一,
戰國名將武田信玄、上杉謙信等人都曾經由此地入侵關東,
而栃木縣(下野)則是關東進入東北的門戶。


然而近代交通進步的發展之下,
群馬和栃木失去其地理優勢而成為距離東京最遙遠的衛星城市,
如今只能看到上越、北陸、東北等新幹線呼嘯而過,
栃木因為觀光地日光的關係還得到些許關愛的眼神,
群馬就沒這麼幸運了,
日本網路上也流傳許多揶揄群馬落後的文章
大概就和某些台灣人戰南北、笑基隆是南部一樣的道理。




筆者在2016年6月1日走訪栃木縣和群馬縣,
從東京出發到足利市單程約2小時車程,
路上的風景......嗯.......關東平野。


走出東武伊勢崎線的足利市站,
渡良瀨川的河堤橫艮在眼前,
而市區在河的北岸,
關東平野上水系縱橫,
渡良瀨川是利根川的大支流,
最後在千葉縣出海。

剛好是下課時間,
許多學生走過鐵橋前往車站。


日本中世紀曾經有3個幕府時代,
依序是鎌倉、室町、江戶幕府
足利市和開啟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淵源甚深,
在奈良、平安時代(710年-1185年),
日本開始出現莊園制度,
也就是承認農地私有,
也因此產生地頭和豪族,
下野國足利莊於是誕生。

足利氏的祖先源義家(1039年-1106年)因為戰功受封下野守,
傳至義家的孫子義康(1127年-1157年)時,
在此地建立居館,
義康也成為足利氏第一代,
1196年,第二代足利義兼又增建佛堂,
1234年,第三代足利義氏擴建伽藍並成為足利氏宗廟,
也就是現存的鑁阿寺(ban-na-ji)。


寺院四周建有土壘和水堀,
可以想像此處過去曾有大量的武家屋敷,
幕府將軍的故鄉嘛,
就算將軍不在此處辦公也要表現一下家格。


本堂被指定為國寶,
據說是鎌倉時代中國最先進的建築式樣,
遠看可以發現比例上特別強調屋頂,
上下的比例分配類似於宮殿,
但是長寬卻是佛堂的尺寸,
意外地有種可愛的感覺。

仔細看大棟(台灣叫中脊,屋頂最高最重要的橫梁)上方有金色的棟紋,
由左至右,
依序是室町幕府的五七桐
代表天皇的菊紋
和足利氏的引兩紋
唐破風的弧度設計也很特別。



境內還有建於鎌倉時代的經堂,
和江戶時代再建的寶塔。


其中最特別的,
是結合越過水堀渡橋的山門,
據說是劍豪將軍-足利義輝所建,
義輝生在戰國亂世,
為了挽回將軍家的威信奮鬥一生,
卻仍然遭到松永久秀的暗殺功敗垂成。



山門後方的大棟上一樣有棟紋,
斗栱的設計令人嘆為觀止。


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都覺得非常可愛的入口。


就和許多曾經輝煌一時的地方一樣,
足利市現在只是個遍布寺社的小市鎮,
下午的陽光映射著渡良瀨川,
將相本無種,
從這座小村莊出生的少年,
曾經叱咤風雲,
號令整個日本,
足利尊氏的故事,
我們下次再說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